2009年某集团公司累计发生上报事故16起,死亡13人;承包商事故16起,死亡17人,重伤1人。16起上报事故中,直接作业环节事故7起,占上报事故的44%,死亡6人、重伤2人。16起承包商事故也均发生在现场作业过程。2010年发生上报事故12起,死亡6人;发生承包商事故14起,死亡17人。合计发生事故26起,死亡23人。在26起事故中有21起是直接作业环节发生的,占到80.8%。从这两年的事故统计来看,直接作业环节是事故重灾区。

1、直接作业环节事故多发的原因
1.1客观原因
a)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厂,设备老化,检修项目繁多,加之“新、扩、改”项目全面展开,直接作业环节点多面广。
b)部分老厂生产装置分散,不利于安全监管。
1.2主观原因
a)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不彻底,识别出的风险没有得到控制。
b)管理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c)作业人员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无知“无畏”。
d)作业过程中存在习惯性违章现象,完全凭经验,无视管理制度。
2、直接作业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某石化企业共进行安全检查183次,查出问题和隐患382个,直接作业环节方面的问题有198个,占比52%。其中:安全措施不落实62个,占比31%;监护工作不到位48个,占比24%;个体防护不完善31个,占比16%;安全监管薄弱24个,占比12%;作业器具有缺陷17个,占比8%;许可证管理不规范11个,占比6%;承包商管理有漏洞5个,占比3%。
3、措施和建议
3.1完善作业许可证制度
作业现场是各种危害因素高度集中、违章频发的地方,容易出现人员伤亡、火灾、爆炸等事故。应严格执行《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破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脚手架安全管理规定》、《放射防护管理规定》等制度规定。必须进一步完善作业安全措施确认和作业许可证审批制度,架设好作业现场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3.2、统一直接作业环节标准
制定统一的直接作业环节HSE执行标准,该标准对企业内员工和承包商一视同仁,必须严格执行。并在检维修、工程技改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将HSE执行标准作为附件告诉承包商,要求承包商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照HSE标准进行作业。
3.3、保障安全投入
保障资金投入,落实直接作业环节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在直接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容易出现两种状况,一是施工单位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在措施的落实、防护用品的配置上降低标准、以次充好,甚至能省则省,完全缺失;二是为控制投资,压缩了安全保障性资金的投入,这两种状况都给安全措施的落实造成困难,因此在直接作业开工前必须确保直接作业环节安全保障性投入,严格审查安全保障性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对没有按规定投入的,要在工程款中予以扣除。
3.4、加强审批人员和监护人员的培训加强对作业许可证审批人、监护人的培训,进一步规范对作业许可证的管理,做到许可证管理不仅落实在票面上,更要落实到许可证管理规定的各项措施中。对新到岗员工、管理干部要及时培训。许可证管理制度发生了变化也要及时进行培训,做到两年对许可证办证人员、审批人员进行一次再培训和换证工作。
3.5强化现场监督监护人员的职责和作用在现场检查中多次发现,现场监护人的职责落实存在问题较多,据统计占到发现问题的24%,特别是监护人对危害识别和监护内容不清楚,会直接威胁到作业过程的安全有序进行。现场监护人是最为熟悉作业现场的人员,在直接作
业过程中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要对现场突发异常情况做出判断和发出指令,如果现场监督没到位,极易发生事故。必须强化现场监督、监护人员的职责落实,监护人要熟知岗位的危险特性,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对于那些边生产边改造项目,由于现场直接作业量多,以当班操作人员作为监护人员力量不够,有时他们还要兼顾一些生产操作,不能时时刻刻盯在作业现场,因此容易出现监护缺失这一问题,所以要安排专人担当监督监护人员,发挥现场监督监护的作用。
3.6加强入场人员的培训力度
以往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培训大都仅进行入场安全培训,主要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和规定进行了讲述,没有对电气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射线作业等直接作业进行培训,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为加强直接作业环节的培训工作,要针对主要的直接作业制作影像培训资料,将枯燥的培训工作以动漫的形式来体现,增强培训的趣味性,以提高直接作业环节培训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3.7加强承包商的管理
承包商是直接作业的主要承担者,要减少直接作业环节事故的发生,承包商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杜绝层层分包带来的安全管理缺失问题:①加强承包商的准入控制;②建立和执行事故连带负责制。施工单位出事故,分包、承包、总包方、监理和建设单位都要负连带责任,严防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③业主单位要强势管理,严格执行“一停二罚三清退”规定,切实担负监管责任。
3.8加强入场工器具的检查
加强对施工器具的入场检查,检查工器具是否有质监部门签发的检测检验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证物是否一致等。对合格的施工器具加贴绿色合格标签,不符合规定的不允许进入现场,对作业时间跨度长的直接作业,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器具的抽查,确保施工器具完好。
3.9推广“HSE观察卡”、“安全五分钟”、“人人说我要安全”安全工具
在已实行“HSE观察卡”、“安全五分钟”、“人人说我要安全”3项安全工具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完善,使其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实际结合更紧密,进一步规范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监督管理人员行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