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无情人有情,安全生产常提醒。”“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走进华北油田采油四厂永清工区,灯箱里、走廊上的安全警示语令人眼前一亮,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现有413名员工的永清工区,担负着原油、天然气生产和输送等任务。近年来,工区坚持用刚性的制度管理约束人,用柔性的人文管理激励人,着力营造富有亲和力的安全文化,“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抓安全”蔚然成风,截至去年11月底,永清工区已实现连续6400天安全生产无事故。永清采油工区共有8个油气集中处理站,员工每天生产操作处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给安全生产增添了难度。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永清工区着力用刚性制度管理筑牢安全堤坝。这个工区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抵押金从100元到4000元不等,严格奖罚。工区实施“安全操作等级制”,将日常生产操作按危险程度、操作难度、造成事故危害程度划分为A、B、C、D等4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防范细致严密。
在永清工区,别具特色的“安全巡回检查拨表制”让员工时刻绷紧安全弦。工区在生产要害部位设立“拨表牌”,要求员工每小时将指针拨一个刻度,作为小班员工巡检的依据;安全监督员每天巡检时也要拨指针,作为检查员工巡检情况的依据。
“施工项目专人负责制”同样细致入微。这个工区与外来施工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对施工过程实施全方位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合格。所有外来施工人员配发“温馨关爱安全卡”,危险物质性质、安全施工注意事项、逃生路线图等包含其中,帮助他们严把安全关。
为确保安全操作细节执行到位,这个工区永清输气站实施“三级三制”安全运行机制——建立“三级安全考核管理制度”、“三级安全检查通报制度”、“三级安全技能培训制度”,促使员工达到“安全五化”——安全复述熟练化、安全操作规范化、特殊作业程序化、流程切换精确化、执行指令准确化。
这个工区将岗位QHSE检查、班组长日查、安全监督巡查、站长抽查有机结合起来。每项任务操作前,要求员工认真填写操作规程复述,监护人确认无误方可签字;员工在岗位长带领下每周走一遍生产工艺流程,每月画一张工艺流程图,每季度检验一次学习效果,并通过眼看、手摸、耳听等方式提高操作技能。
“制度管人约束人,理念管人激励人,情感管人感化人”,这是永清工区从实践中得出的体会。针对以往安全培训中简单灌输的弊端,这个工区变单一说教为多元互动,并努力搭建情感沟通平台。走进苏桥天然气集中处理站,一面高1.8米,宽0.68米的“扪心镜”引人注目。“扪心镜”取意“扪心自问”——“一问己身,仪容整洁,精神饱满;二问己行,行为技能,安全规范;三问己心,心态素质,平和谦祥。”员工每天上下班都要在镜前略作停留,从内到外进行一番安全自检。
各油气井站员工上下班时间不尽一致,为保证安全教育的效果,工区改变以往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的培训方式,摸索出“8+2自助餐式”安全教育模式。这个工区建立了“安全教育超市”,为员工列出了学习“菜单”,包括事故案例和安全消防知识录像片、安全漫画、安全警示哲理故事的图文集,以及工区编写的8个工种的培训教材。“8+2自助餐式”培训模式,实现了安全培训时间灵活化、内容多样化、管理人性化,达到了单位、员工双满意的效果。
为使安全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永清工区将员工容易出现的100多种违章行为编排成“习惯性违章展示版”,张贴在安全教育课堂,用生动直观的画面提醒员工遵章守纪,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