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管理是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利用科学设定目标的方法,对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分解,并建立量化评价标准,用数据说明问题,使员工形成规范统一的行为习惯,保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给企业文化注入永久的动力,从而提高执行水平的可靠性,使企业持续改进,科学发展。因此,本文就如何将这一先进管理模式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之中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达到遏制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
在企业管理中导入量化管理系统, 不只改变企业的决策模式,而且会改变企业文化与理念。可以说,量化管理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前沿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一部把企业建成“百年企业” 的“基本法”, 它能导致控制,使企业的执行水平从人为保证层面上升到系统保证层面,最终实现持续改进。
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诸多的企业管理要素一样,它是可以用具体的指标来进行科学量化的。下面笔者就安全管理实行量化的内涵、目的、存在的一些问题等进行初步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实行量化及其主要途径。
一、 安全管理实行量化的内涵
1、安全管理的内涵,它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进行决策、 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它包括安全制度、 安全教育、 安全检查、 安全设施、 安全投入、 安全绩效、 安全文化等。
2、 所谓量化管理是指在布置工作时,将工作以量化的形式提出要求,并使之涵盖工作全过程的一种管理方法。量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时量,数量和质量。“时量”主要是指完成工作的时间量;“数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 是指完成工作的标准。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否则在执行中必然会有偏差,影响工作质量。
3、 明确安全管理实行量化的内涵及其目的。安全管理实行量化就是用简明的数据来描述安全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将其分解为能够以量的形式表现的基础单元,并且对每一项基础单元都有量化的要求,以定量指标为考核依据,通过系统分析各因素及其内在联系,对过程严格控制,达到检验企业安全整体水平,指导企业安全决策,优化安全管理,衡量部门差异、员工差异、计划与执行差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奖优罚劣和持续改进,“向管理要效益” 的目的。
二、 当前安全管理实行量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认识上的误区。 有的认为安全管理在某些方面可以实现量化,而有些方面本身从基础上就不是“量化”的,缺少科学的考评标准。 还有的单纯追求并过于依赖数字等。
2、 管理模式不成熟。 量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但将其应用于安全管理中很少有成熟的模式,尤其对安全文化、安全效益等抽象的东西,如何实现量化更需努力探究。
3、量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有其先进性,但也有其局限性。在实践中,必须科学运用量化管理,并借鉴其它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等)的优点, 博采众长, 才能收到实效。
4、数据统计不全面,缺乏系统分析。有的虽然有安全投入、事故发生率及其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的数据统计,但数据不全面,缺乏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不能找出各因素的内在联系,也就不能反映安全管理的过程和状况, 真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 安全管理如何实行量化及其主要途径
1、 理解和把握量化管理的精髓实质,并将其理论科学运用于安全管理之中。运用科学完整的数据来考核企业安全管理,以数据形式直观地反映安全管理情况,只要将整个安全管理系统仔细研究、分解,科学灵活地将某些不可量化的指标使用可量化的替代指标完成量化功能,就可以在安全管理全系统内实行量化,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 、 制定量化指标时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可衡量性、有效性、合理性等诸多因素,要规范统计标准,完善量化指标,将其重点放在可区分差异的工作环节上,保证指标量化的合理性,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确定需要量化的信息, 并使关键信息数据化。要围绕反映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逐层展开,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科学的量化体系,对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安全状况,但难以实行量化的信息, 在统计时可采用估算、抽样调查等方式代替。另外,对于安全管理中的关键信息及其演变过程量化,使其各个环节的关键信息数据化。
4、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数据系统, 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在安全管理各个方面,都应有相应的指标、数据,才能真实反映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及其效益,因此,应建立基于网络的、高效的、完善的安全管理数据系统,随时获得相关数据,掌握安全动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应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和培训,使系统有效运行。
5、 重视基础管理, 全面考核。 安全管理量化的重要作用就是衡量安全管理给企业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但安全效益渗透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成果中,它通过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损失所获得的企业经济效益来体现,并不一定能立即表现出来,其效益是独有的、 隐性的、 潜在的。 因此,必须重视基础管理(包括安全管理),全面考核。
总之,企业安全管理牵涉面广,内容庞大,是一个系统过程,实行全系统量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只是从宏观上对安全管理如何实现量化进行初步分析,至于安全管理在微观上包括的方方方面如何量化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不展开论述, 但只要正确认识量化管理,并将其科学应用于安全管理之中,就能使企业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化、 标准化、 科学化,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和水平,实现持续改进,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2、安全生产也要打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