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分析,提出从优化建筑业市场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改善施_工安全环境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安全责制、监管到位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作出了一些相关对策。
安全生产是氽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特别对丁建筑行业来说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我周各行业安全事故中.工程建设施工安全事故位居第三,紧排住交通和矿山行业之后。是事故多发行业。建筑行业中,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十一个方向:(1)高空坠落;(2)物体打击;(3)车辆伤害;(4)机具伤害;(5)触电;(6)火灾爆炸;(7)坍垮塌;(8)中毒与窒息;(9)起重伤害;(10)中暑;(11)职业健康。而一般安全事故主要由六大组成:高处坠落、倒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建筑火灾、触电与雷击。近几年来,建筑施工。巾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这五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
1、引起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建筑施工是南沉重的建筑材料、不同功用的施工机械、多工种密集的作业人员,在地下、地表、高空多层次作业面上每时每刻都在变更作业结构,全方位时空立体交义作业。其进度情况、卫生条件、现场周围及社会生活条件对施工都有限制,复杂的环境造成安全事敞多发的原因。具体主要集中在:建筑业人员流动分散、作业地点变换不同定、施工组织结构和隶属关系复杂、承包和用工形式多样、大量农民工流人建筑市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建筑队伍条件不一致、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平等、低价招标等等均是安全管理的重大障碍。另外我国现有的专门安全监督检查机构只有阁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下设的安全监督检查机构,而这些机构只能实施宏观监督、重点监督与抽查。
1.1以包代管.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
现在很多J程项目都是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取得利润将工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中标企业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和节约资金。便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了投标而编制的.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其他的安全制度,也是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并日当前,工程项日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的施工企业中标。基本都是由在劳务市场L招聘来的民工施工。据统计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3100万,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80.5%。建筑业吸收的农民工最多据调查只有4.3%的民工进行过不到二周的企业知识与技术培训。这些民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使得建筑施J中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日管理班子这一层落实不到施工队伍身上,操作人员不了解或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因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2企业安全制度文化缺乏、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监管部门不力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现状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有深度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监督管理不力,执法不严。部分建设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未能落实在行动上,有多起事故是因没有按照建筑市场的规定办理建筑施工手续却照样施工.而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却没有到位。多数的市、县专业安全监督人员严重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繁重的建筑安全监管需要。安监部门对监督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不能严格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助长了部分事故隐患单位对隐患处理的消极、观望、拖延的不良风气.
2、改善建筑安全施工的一些措施
“安全第,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仿‘针;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根据安全学原理,在事故预防过程中,要涉及事故系统和安全系统这两个对象。事故系统包含人、机(机器)、环(环境)、管(管理)四要素;而安全系统则由人、物(设备安全性)、能量(能量的有效控制)、信息(管理效能的发挥)等四要素构成。从这两个系统的要求中可以看出,要搞好安全生产、预防安全事故,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安全文化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安全环境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意识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2.1优化建筑业市场结构,培育发展建筑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建筑分包市场.规范分包市场交易行为
(1)建立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i层企业结构的建筑业市场,总承包企业要做大做强,提高科技水平;专业承包企业要做精,提高技术水平;劳务分包企业要规范,也要提高技术水平。就目前来讲,要大力发展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构建合理的企业结构,实现合理的层企业比例关系。建设分包市场,规范分包行为,要建立集建筑工程分包市场建筑管理、劳务监察、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建筑活动综合技术服务中心等要素在内的服务体系
(2)取消“包上头”交易环节,把农民工直接纳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原来“分包头”的民工队伍,资质较高的吸收到劳务分包企业中去,资质差的退出建筑业市场。“包工头”群体滋生的真正土壤在于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为了企业利益,用工不规范,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业为了减少工程成本与一线工人的管理成本,尽町能使用廉价农民工。但由于招工渠道不畅通与单一,这些企业只好与“包工头”合谋,一是利用“包头”的招工“通道”,二是利用“包工头”对同r进行管理,因此取消“包工头”环节,加大对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违规惩罚力度必不可少。
2.2 改善建筑工地作业安全环境文化与物质文化
(1)在建筑工地上做一些简易的绿化。如:在有空间的地方放置可移动的盆栽花草,在操作现场或工作车间的周围,添加一些绿色、浅黄色或浅蓝色的背景以形成绿色、黄色为主色调的环境空间,用偏暖色感染和稳定作业者的情绪,使其作业中轻松、松弛。用绿色来调节作业者紧张、烦躁的情绪,更可增添其安全作业的信心。根据作业环境的光照,设计适宜的采光。在建筑物室内适当增大照明,偏多采用中性色彩。对光照不足的作业环境,操作工具的色彩要有明亮的色调,以此增强作业人员的信心对激发作业者的劳动情绪,提高生产效率,减小外来干扰,抵御事故潜在因素都有一定的作用。在危险作业处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同时.再辅之以色彩鲜艳、活泼逗人的卡通人物画来提示,使有危险行为的作业者在临近不同的危险区域时,被醒日有趣的卡通人物提示或制止。通过情趣调节,诱发人快乐的感觉,在瞬间缓解烦躁、忧郁、紧张的心理.从而使不安全的作业行为在轻松中得到纠正。
(2)建造建筑工适用公寓,统一出租,便于管理,改变原始住工棚的传统。目前已经有二个城市实行这种尝试。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采取悬挂标语横幅、出宣传专刊、张贴宣传挂图等有效措施,广泛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予教于娱,既娱乐了大众又发展了企业文化,将安全生产意识贯彻到每个员工日常施工与生活中。
2.3建立安全生产问责制、加大事故赔偿金额、监管到位,加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1)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工作。要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规定》,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追究办法和监督考核机制。以项目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成立安全生产领域领导机构,并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将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严格抓好进场施工队伍的管理。遵照矿业事故赔偿条例,加大事故赔偿金额,使事故与经济损失紧紧联系在一起,使那些不把安全生产放第一位的建筑企业破产。
(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其中包括专职安全人员的信息资料、安全协议书、安全网络计划、安全生产教育计划、施工人员花名册、所有特殊作业人员上岗证、安全措施计划体系等。在施工进程中。坚持记录安全日记对特殊机械、特殊工种工人建立特殊的安全信息资料建立、健全安全奖罚条例,做到“有条可依、违章必纠”。建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由行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将全国所有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比如某企业发生了安全事故,那么就要把该事故的前因后果以及最终责任确定等情况录入系统曝光,随时供全社会点击了解,就可以从舆论上监督所有施工企业狠抓安全管理工作,这样就可以把好的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有助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采取有效的对策,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