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成庄矿引入安全文化管理新理念,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煤矿企业因其生产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搞好安全工作,一直是煤矿企业管理者努力寻找和探索的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影响,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安全的需要空前强烈。因此,探索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采用新形式、新方法搞好企业安全工作,势在必行。近年来,国际社会兴起的文化管理以其卓越的成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1、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技术的中心主题,他发挥文化的功能促进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一些人对安全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并不全面,一方面,只停留在作表面文章,认为写几条标语,搞几项活动,就是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是软指标,应该由党群部门来搞。这些认识有碍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从而使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安全文化应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从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来加以理解。
(1)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在世界走向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极具本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要有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有美观整洁的厂容厂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2)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即领导干部要具有较高的安全素质和管理水平,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体职工要具备安全正确的行为规范,职工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3)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企业要培训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
从以上3个方面可以看出,企业的物质文化是整个企业安全文化结构中的基础,他决定和制约着企业安全文化其他2个方面;而企业的安全观念中文化是核心,他引导着职工的行为,反过来作用于物质文化。因此,安全文化的3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抓物质文化建设或忽略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都将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除了继续探索、发展和丰富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论外,必须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践,不断总结、提高和优化,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活动经验证明,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安全管理手段。采用现代安全管理的方法,更有效地发挥安全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作用,保护员工在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一方面以改善企业的人文环境,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安全价值观,在建立和突出员工的安全意识、思维、态度、理念、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和人文背景;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管理的手段调节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与企业安全文化和谐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达到安全管理的期望目标。
(2)行政手段。发挥行业、企业的内部行政和业务归口管理的一切办法,行政手段要充分发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的作用,规范员工的行为,人人遵章守纪,防止“三违”现象,保护自己,保护他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3)科技手段。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广先进安全技术和成果,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的水平。利用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和安全文化物化的技术材料、设备、保护装置,维护安全生产,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4)技术经济手段。保障安全生产,不仅保护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和健康,也不仅是减少意外伤亡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还表现在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能动作用产生的经济正增长能力。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掌握经济规律及其杠杆作用,实现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作业环境,保障安全所需要的投入。采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适应企业的安全文化和经济背景,以最小的安全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5)安全法律手段。充分利用劳动安全与卫生或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包括企业的生产改造、扩建、改建或兴建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等进行安全监督和监察,利用安全法制来规范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的行为、安全的道德、安全文明生产已成为安全文化及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基础。
(6)安全宣传教育手段。安全教育即安全教化,是一种传播安全文化、传递安全生产经验、灌输安全科学知识、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普及安全与健康的科技与文化,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手段。员工的安全生产、生活以及安全的知识、态度、意识、习惯,可以通过政府、社会根据时代对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培训、教育、宣传、学习安全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不断提高。宣传和教育是培养和造就高安全文化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的全员安全教育必须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和升华,以适应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来培养、塑造符合企业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安全文化人。
全体员工不仅具有安全生产技术、安全行为规范,还有正确的安全观念、安全思维、安全的态度、意识和应急反应,还有符合时代安全的心理和安全的精神需求,使员工在生产活动及生活环境中真正达到安全与健康的状态。
3、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途径
培育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文化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可以使安全文化与生产经营相互结合,产生巨大的安全经济效益。
思想文化建设要以理论建设为主,教育和引导为辅,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人人懂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强有力的安全文化思想,进而把安全生产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成为维护企业财产和个人安全的原动力。也就是从思想文化建设入手,树立“团结、求实、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形成“质量就是安全、安全就是效益”的安全文化核心,产生安全文化建设“二十法”的实施方案,确立“安全也是生产力”的企业文化主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安全生产理论和思想动力。
(1)拓展群众性安全文化领域,培植安全文化基础。如果说安全文化是一粒种子,那么职工群众就是其健康生长的沃土;没有深厚的群众安全文化基础,安全文化建设将失去其赖以生长的土壤。拓展群众性安全文化领域,主要是培养群众性安全文化底蕴,使广大职工群众把企业安全文化与落实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煤矿企业主流安全文化。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拓展群众性安全文化领域,就是要抓好群众性安全文化创建工作。一是构筑群众性安全文化防线。如发挥女工委和居委会“半边天”安全协管的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送温暖、保安全”活动;开展聘请平安离退休职工“现身说法”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活动;发动广大家属与职工签订“安全协议”、“帮教合同”。通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活动的开展,形成“人人关注安全,我为安全献一策”的文化氛围,构筑群众性安全文化防线。二是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研讨活动。安全文化研讨是安全管理和安全宣传教育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定期组织由职工群众参与的研讨活动,可以把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认识和把握,从而积累丰富的安全文化理论知识。三是抓好安全文艺工作,寓教于乐,弘扬安全主旋律。安全文艺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以文艺形式来培养广大职工群众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企业道德风尚,不仅可以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而且可以使安全文化建设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2)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形成安全文化核心。基层班组是企业生产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的主体。没有先进安全文化指导的班组,安全工作就难以取得根本的发展和有效的成果,就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战斗力,从而影响班组的生产能力。历年来,成庄矿注重基层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并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收到了一定效果。主要致力于形成良好的全矿性安全生产监督网络,积极培养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全面提高职工自保和互保能力。
大力开展职工思想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定期组织班组安全生产大讨论,凝聚班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促使职工在行动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思想上对安全知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逐渐形成了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班组精神,使安全文化转化为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动力。
成庄矿在班组文化建设上,还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作用,狠抓“群监岗”、“青监岗”建设,在基层班组建立健全了安全监督网络,实现了网员班组化、监督现场化、考核牌板化、管理网络化。在全矿职工中形成了“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发挥了安全文化在矿井生产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