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1、严格规定安全教育内容,加强小学生的安全教育
乡村小学生校园活动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城市小学生校园活动安全教育的内容有些不同,且培养乡村小学生安全活动意识的难度更大,在设计安全教育的内容时,教师应多考虑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仔细研究他们的活动环境,从而确保安全教育内容的适用性,给他们一份真切的关爱。乡村学校都没有正规的室内活动场地,为了避免冒雨进行体育锻炼而发生危险,还没有对操场进行硬化的学校应该根据天气状况取消早操,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学校更应该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带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对于不适宜在课堂上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明确,切实发挥作用。
2、形成法律观念,健全责任制度
一方面,因教育条件的限制,乡村学校及家长对法律认识的偏差,从而导致了很多安全问题的发生。如在学校责任认定的认识上,很多乡村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习,一切的安全问题都应该由学校负责,这些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监护责任,他们没有把学校的责任和家长的监护权分清楚,事实上,学校只有应付的责任而没有监护权。另一方面,乡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很多家长不愿如实地把学生的真实情况反映给学校,如隐瞒学生的一些疾病,从而导致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安全危机的发生。
还应挖掘学生家庭的安全教育课堂
在乡村,很多家长本身的安全意识淡薄,他们往往认为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孩子听不听话,只要孩子在学校听老师话,在家时听家长的话就会万事大吉,孩子的安全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为了生活,他们会让自己的孩子自行去爬果树采摘果实,会让孩子们自行组织到河里摸鱼等。所以提升家长安全教育意识也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等途径,和家长进行交流,向家长说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在农闲时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开展一些“保护生命,学会自救”为主题的活动,让他们亲自都会自己的孩子及时收集有关资料,如地震、火灾、水灾、溺水自救脱身案例,以及和陌生人相遇时如何处理的技巧等,并在学生家长之间进行交流。组织开展自救比赛,演一演怎样和陌生周旋,猜一猜遇到危险该拨打的电话等,既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自护的重要性,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生命的宝贵,更能让学生对安全教育体系与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增强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意识。
此外,国家教育安全法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立和完善提供了安全标准,例如:学校的建筑安全、教学设施安全、选址安全、抗震防洪能力指标等,为学样的教育安全提供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其次,国家教育安全法为学校的教育学、管理运作,提供安全规范。例如:学校的防火、防洪、防震应急规范,为学校教育安全提供制度上的安全保障。再次,国家教育安全法为教育机构与相关的消防、医疗、卫生等机构的教育安全合作提供一套良好的规范体系,对学校的消防、食品卫生、防洪防汛、卫生防疫等进行检查、指导,对于综合预防教育案例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文章:乡村小学安全管理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