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设备基础信息
建立健全设备台账、技术档案等资料。开展完善设备设施台账工作,在台账中详细记录设备生产日期、开始使用日期、折旧年限、设备型号、生产厂家、存放在点等设备基础信息。同时对企业主体设备进行技术档案清理,建立和完善设备技术档案,记录登记设备的各种技术参数、维护维修记录、备件更换信息等,为设备的状态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2、强化设备日常点检制度
规范各单位生产车间三级点检制度,第一级点检为操作人员巡视检查;第二级为车间相关技术人员、班组长、工段长负责进行的专业点检,针对日检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提出处理意见,对生产中重复发现的故障制定整改措施。第三级是车间有相应能力的专业工程师、车间主任完成,解决专业点检不能解决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办法。严格执行设备点检制度,实时记录设备维护保养状况,对照标准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
3、按期进行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维护保养的好坏。企业严格落实贯彻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结合点检结果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全运行。矿山车辆每日点检、每周集中维护保养;井下采矿设备和选 矿设备每班按点检周期点检,每月集中停产维护1至2天;冶炼设备根据喷枪使用情况组织计划性停产维护维修。
4、做好设备检修工作,保证设备完好率
设备检修制度主要采用计划检修与预知维修相结合的方式,设备重点检修项目按年度设备李伟朴计划执行,年度设备检修计划,由各生产单位根据设备大修周期、检修规程、设备实际使用情况以及其生产经营情况 制定,报公司主管理部门审核后实施。所属各企业根据设备检修计划、生产经营任务和设备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检修时间进行检修。计划检修、临时检修项目必须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企业每台设备有设备运转记录表,对设备开机停机时间,维修维护情况等均要求详细记录在设备技术档案中。
设备检修用的备件和材料各单位视其订货周期的长短提前向供应部门报送计划,由供应部门按计划供货。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有质量问题的配件严禁装机使用,由物资管理部门收回与供货方协商处理。物资管理部门,每月对物资库房进行了盘点,严控物资库房的库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