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咨询服务业发展历程
安全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是2002年我国首部《安全生产法》颁布后,应运而生的安全专业技术服务业务,从国家法律和监管的顶层设计中出现了对安全生产的咨询、评价、检测检验的服务事项要求,将从事该行业服务的单位设定资质法定条件要求,并列入政府行政许可范畴。目前全国获取了安全咨询资质的咨询、评价、检测检验单位有近1500家,国家从顶层设计中设计了从业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行业从业人员25万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22万人,安全评价师近3万人,安全服务行业中对专业技术人员在学历及专业要求都较高,该行广泛服务于中国社会经济组织,优质的有关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等专业技术是市场稀缺资源。其稀缺性在于充分运用资源、技术和智慧能够为社会及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减少环境影响,提高安全保障,消减职业危害提供有效服务。近十年中国社会每年有关安全生产伤亡数据逐年大幅下降,足以说明行业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5年中行业在国家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中前行,15年中业内精英及同仁们仍在辛勤耕耘和彷徨中前行。
随着国家新政不断出台,安全专业技术咨询服务按新的行业划分为现代咨询服务业,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产业全面换代升级,安全咨询服务行业将会与其他行业一样获得高速发展。
2.安全咨询服务业态现状
我国安全咨询服务业虽经历了15年的发展,但与国外相比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行业业态稚嫩,行业生存发展条件受国家政策顶层设计、国民安全意识、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等方面影响,我国安全咨询服务业主要存在以下业态:业态一,服务机构势单力薄、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足,很难维持税收、工资、社保、挂证费、业务费等日益高涨的需求;业态二,划地而为,市场区域受限,国家从顶层设计中确定了行政许可资质分为甲乙两类,甲级可以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作,乙级仅能在省市辖区内开展工作,加之安全监管以属地管理为原则;业态三,低价同质化恶性竞争明显,行业业务量锐减,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无力支撑行业发展;业态四,政府制度设计缺陷,政府在对社会行政管理中,认为安全生产是很重要的社会责任,对生产经营单位和安全技术服务机构的事故责任追究力度较大,忽略了国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存在明显不足以及安全生产装备水平很低的社会现实;业态五,政府投入较少,技术创新泛力,政府在安全保障上投入较少,这些年中国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所增加,从安全管理、安全设备、安全技术、安全评价、安全检测、安全认证等方面缺乏投入,创新动力不足;业态六,政府监管放权,市场需求渐缓,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产业换代升级,政府对企业的安全监管由过去事前监理改为事后监管,强调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放权于民,近期投入建设项目数量呈减少趁势,投资者延缓对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的责任落实,安全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的市场需求也呈减少趋势。
3.安全咨询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预测分析
当《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三同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明确提出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检验成为企业自觉履行的法律义务时,社会对专业技术服务稀缺资源具有较大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以及最近出台的《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均对安全咨询服务业展示了市场刚性需求的强烈信号,安全咨询服务业在新常态下如何体现到专业会有重新定义,如国家交通部对交通运输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建设与考评;教育部门对学校消防安全的检查与评估;水利部门对江河与湖泊、水库的安全评估;建设系统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检查评估核准;工信部对信息网络安全评估均有行业规则与行业从业的行政或行业许可要求,对这些未能充分认识或准确把控就不可能很好地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将负有保障国家安全运行的37部委的安全职能作了明确划分,并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职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机制,强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由此可见,安全咨询服务业在新常态下政府直按购买专业技术服务是行业最大市场新增长点。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按县均500万财政支出,全国财政安全专业技术采购市场价值近15000亿。
安全咨询服务业应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引导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全面购买专业技术服务,扩大市场需求,体现优质专业技术服务的市场资源稀缺性,充分体现专业技术资源在社会人文、社会经济、社会技术的价值与价值交换体现。
4.安全咨询服务业在新常态下的市场定位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坚持安全发展,明确和落实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及生产、储存、使用、销售、运输、废弃处置等环节的法定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安全准入制度,严格高危行业领域安全准入条件,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加强重点领域工程治理,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纳入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支持发展安全生产专业化行业组织,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发挥市场机制推动作用。取消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