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学校生产实习培训不仅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工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密切结合,同时也体现了传统工艺与新技才减新工艺劳动与劳动观念情感与纪律质量与效率成本与管理能力与创新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等各方面的内涵。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家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复合型、创造性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有其它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2、在学校内部建立生产实习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但为学生的实习培训和其它实践教育活动提供了场所,而且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也为学校提供了办学经费的支持以及各类市场需求产品的研制和生产。目前有些高校建立了工业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使生产实习培训向前发展了一步。特别是工程训练中心,它是以学校原有的金工实习实验基地为基础,对校内相关实践教李资源进行大力度的有机整合,以逐步形成综合性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工程训练中心是机械、电子、信息系统高度综合的中心,给学生提供了大工程背景,其教育教学功能将远远超出传统金工实习的范围。工程训练中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综合家质培养特别是工程素质培养是一个很好的场所,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工程训练中心或工业培训基地虽然孺要国家投人大的教育资金,但是,它起到了示范和宏观控制质的作用。例如目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11个工程训练中心即是如此。与此同时,社会承办生产实习培训也是完全必要的,它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与人才创建校外生产实习培训基地,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可以承接大批盆实习培训任务,特别是那些经费不足的院校和经济落后的地区更要利用好这个途径。
4、社会承办生产实习培训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它使高校引进最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师创建了一个更适合于专门技术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在实习培训中,学生既训练了技能、又适当参加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体脑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高校直接了解企业生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信息和质量要求。此外还可以大大推动高校科研工作的展开和企业本身的发展。社会承办生产实习基地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可接受资助,或收取合理的培训费用,使实习基地成为一个产业以获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它可以是工厂或公司独立经营,或与学校联合经办,还可以鼓励个人、社会组织、学术团体和工会创办。当前我国有些工厂、企业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关、停、并、转”,建议教育部门进行选择,与一些工厂合作创建一些生产实习培训基地,解决学校生产实习培训的困难,既利用了原工厂企业的设备及下岗的技术人员,又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5、我国生产实习培训,目前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应有一整套统一的实习培训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以保证实习培训的质。考核可在学校、工厂、公司按标准自己进行或国家集中在某些实习培训中心进行,合格者发给证书。鉴于我国已开始执行职业证书与学历文凭相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并要求在2002年前完成现有职业培训的国家标准制订工作,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这都给生产实习培训考核创造了条件。
6、生产实习培训的形式应灵活多变可在培训基地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也可以通过参观、技术知识讲座、知识短训班指导、电化教育、多媒体教育、电视或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实施培训,逐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实习培训网络。实习培训的学员可以是中小学、职校、技校、高校的学生,也可以是工人和社会上待业人员。这有利于“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实习培训的方式可由学校组织集体去基地或培训中心参加,也可利用寒、署假或业余时间以个人方式去参加,经考核后社会应承认其实习培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