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发(1999)2号文件精神,1999年后,陕西省进行了农村乡镇电管站电力体制改革,撤销原乡镇电管站,成立由县级供电企业直供直管到户的供电所,供电所人员向社会招聘。原来的部分年轻的优秀村电工被招聘到供电所,成为供电所的主要力量。目前陕西县级供电企业共有供电所1421个,农电员工(农民身份被县级供电企业聘用的主要从事l0干伏及0.4干伏供电服务的员工)21135人;其中省电力公司直供直管的33个县级供电企业有供电所579个,农电员:8499人。供电所担负着全省78%的城乡居民的供电服务,农电员工占县级供电企业员工人数的70%。
这支农电队伍90%是农民身份且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他们年轻、富有朝气、朴实热情;但集体观念和服务意识较为淡薄,受生产模式、地域环境的影响,缺乏现代创新意识。其消极的方面,又形成影响创建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阻碍因素。
建立一支技术业务强和思想素质高的农电队伍,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当前首先应抓好骨干力量的建设,其中强化供电所所长、技安员和营业核算员的培训是关键。陕西省电力公司曾先后对基层580余名供电所所长进行了培训,通过学习和交流,使他们的管理知识与服务意识得到新了的补充和更新。
在农电管理工作中,基层供电企业应坚持加强对供电所所长的考核和监督,以年童考评和考核为基本方式,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在分配方面,应根据经营业绩适当拉大分配档距,使供电所长岗位有较明显的利益收入。技术员和核算员也是供电所的重要骨干,且是供电所长的后备人选。县级供电,公司应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才干,可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技术比武,通过技术比武竞赛检验农电技术人员能力,使其成为供电所技术进步的带头人。
同时,县级供电企业应建立农电工长期培训学习机制,要把技能培训教育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充分发挥电力员工培训中心及电力工业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分期、分批组织农电工的培训教育。主要抓好基本技能、法律法规、经营服务理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用性基础培训,全面提高农电工的综合素质。培训可实行轮训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使受训农电工的业务技能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对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农电工给予上岗,无上岗资质证书者予以淘汰。供电企业还应鼓勖农电工自学成才,对自学成才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一支高素质的农电队伍,应当建立在每个农电工良好品质的基础之上。为此,县级供电企业要严把农电队伍的进人关口,在农电工聘用中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和程序。一方面,要确保进人质量,将优秀的农电工吸纳进农电队伍;另一方面,又要强化监督考核的力度,制定相应的解聘标准,对不适应农电工作的人员实施解聘。可通过年度考评,末位淘汰,资质淘汰等形式,精简不适应农电工作的人员。在聘用和解聘农电工时,供电企业均应依据按相关劳动合同和法律程序,并建立健全聘用和解聘手续及完备的档案。
农电工主要职责是从事农村用电的管理,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村电力客户。县级供电企业还要在对农电工的培训中,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服务观。要使农电工们懂得:服务是资源、是管理、是市场,服务创造价值。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的一种长期机制,基层供电组织要坚持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成为全体农电艮工从业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