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的重要性
搞好安全生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人,意识决定行为,人的安全意识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大量事实证明,事故往往是由于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思想麻痹造成的。可以说,人们在生产T作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是影响安全生产最基本、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正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怎样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呢?就要对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
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不遵守安全生产程序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工人死亡、受伤、旷工和生产力的降低,也会导致更多的员工赔偿要求和更高的员工保险费用。 正因为安全生产问题如此重要,所以许多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家都将安全培训放在工作首位的做法也就不会让人感到惊讶了。强调工作安全性的 额外利薷就是它能够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这些因素反过来会 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力、更好的产品质量以及更高水准的客户服务。最佳的安全培训应该为公司各个层次的员工都提供安全指导,而强调工作安全则是整个企业的责任——无论是一线员工和人力资源部门,还是其他管理部门。因此安全培训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
二、将安全放在首位
企业应该打造一种安全文化,并且应该从企业高层开始。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常为民工寻找各种安全培训项目,但是往往没有认识到管理人员也需要进行安全培训。每个人都同意管理层的支持和指导在创建安全文化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许多管理者却没有接受过安全培训。超过50%的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没有学习过安全培训课程,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已经成为了生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培训应该包括类似人体工程学这样的项目,以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员工是如何在过度劳动中受伤的,以及如何选择地板来防止滑倒或摔倒的情况发生。但是很多情况下,做出此类决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任何安全意识。各级管理人员都有责任始终保持一致的安全意识。如果跨功能团队的成员知道安全的重要性,但却在工厂实地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安全问题,那么他们就向员工传达J,错误的信息。
三、培训管理人员
一线管理人员可能不会直接操作机械,但是他们有责任使生产满足安全需求,并确保员工遵守正确的操作程序。每个工作区的管理人员不但要负责达到安全目标,而且要主动预防危险的发生。一线管理人员每次开始工作的时候都必须对各个工作区进行安全检查。正如企业再三强调的那样,这类行为才是管理生产安全的首要措施。侧重对一线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许多公司,大部分的一线员工安全培训由管理人员或监工提供,因此必须保证这些管理人员已经完全掌握了最新的安全规章和程序。制造业公司倾向于安排公司普通管理人员、监工和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为它们的员工提供安全培训。更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安排一线管理人员在生产环境中花费10或30小时学习完培训内容,然后再让他们回去培训他们的员工。因为这些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更短的时间段为一线员工提供培训,减少了单次所占用的一线工人的工作时间。
四、让一线员工参与进来
为了减少工伤事故,很多企业组建了一个安全生产小组,这类的小组在医生的配合下为员工开发了一个伸展运动项目。针对类似将双手举过头顶并弯下腰这样员工们在工作中常做的动作,项目创意人员设计出了相应的伸展动作。员工们在每次上岗前都要做这些动作,做好工作的热身准备。而且企业里还有一个由员工们自己领导的安全培训工作小组,该小组主要负责管理整个工厂的培训。
五、巩固培训成果
采用一种方法进行安全培训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法。人们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在各种培训方法中获得平衡。在真实生产环境下进行的安全培训能够减少工作危险,且工厂车间里进行员工的安全培训配有实际操作演示,更具直观性。对于新员工,他们在完成生产和紧急疏散方面的基本安全知识培训后就可以直接加入到工作小组并被指派一名师傅。新员工的师傅要在接下来的一至两周内为新员工提供手把手、一对一的培训,直到员工完全掌握了安全培训内容,并获得了公司文件管理人员或是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认可,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但是安全培训不止这些。企业里各工作小组在每周会召开会议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大量安全问题为员工提供培训。在每次换岗前,小组成员都要聚在一起,告知即将上岗员工工作上的一些细小变化或其它的额外信息。现场实际操作的培训工作是由员工们利用企业培训工作小组提供的材料来完成的,这种方法增进了员工参与安全培训项目的积极性。
然而,即使是最佳的安全培训也一定会使员工产生疑问。有许多方法可以确保员工能够提出问题并得到及时的解答。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应指派专门负责安全、环保和健康事务的管理人员到每个车间,随时解答员工们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并且应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在全体员工例会上提出问题。与此同时,企业应定期召开团队安全培训会议专门讨论安全问题,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目前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要从员工的行为入手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立企业的安全目标,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由此营造员工心理认同和具有团体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达到自律的最高境界。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知识普及,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要在生产实践中组织员工学习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知识,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和条件。让员工形成“安全第一”的意识,促使他们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安全培训的作用。通过与其它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多管齐下,增强企业安全文化的系统性。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生产观念,形成讲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