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了由主管部门副市长任组长的煤矿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煤管局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办公室,并从市直有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专职从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检查和落实;制订下发了《禹州市2002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搞好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层层进行了传达贯彻。
2.实行了安全目标责任制。市政府与产煤乡镇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分别签定目标责任书。产煤乡镇政府对煤矿企业、市直部门对基层站所也分别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做到了层层落实责任,上下连动,齐抓共管。
3.实行了乡镇领导包矿、乡镇干部驻矿、煤矿部门督查、市政府督导及安全矿长委派制度。即各产煤乡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分包煤矿企业,负责督查停产整顿工作;由乡镇政府负责,选派乡镇干部24小时驻矿,对停产整顿进行监督;由市煤管局负责、组织执法队、包区人,分五个组,在全市重点产煤乡镇24小时不问断巡回督查,发现有违规、违纪现象严肃处理;市政府选派9名副科级干部,带领从煤管、国土、电业、公安等市直部门抽调的36名业务骨干,兵分9路,进驻磨街、神后、方山等10个重点产煤乡镇进行安全督查;由市安委会牵头,煤管、国土等部门参加,组成市政府督查组,深入煤矿企业,不定时地开展安全监管督查;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各自有分区包队任务的煤管局领导单独或集体出动对煤矿安全整治工作进行昼检夜查,时刻对煤炭企业敲响警钟。与此同时,在市内外公开选招煤矿安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公开笔试、面试、培训等程序,分2批共招聘委派乡镇煤矿安全矿长192名,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管理力度。
4.煤管局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狠抓队伍建设,为全面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通过对机关中层干部及各煤管站正副站长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工作人员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禹州煤管队伍中层干部年轻化了,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工作效率大有提高,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在此基础上,煤管局不仅调整了安全机构,壮大了安监队伍,专门设置了国有煤矿安监股、乡镇煤矿安监股、乡镇煤矿安全矿长管理办公室、5个煤炭行政执法中队、1个煤炭行政执法办公室,而且从局到企业层层签定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并逐月对安全工作奖惩兑现。
5.市安委会和煤管局积极组织开展季度性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能当天解决的当天解决,不能当天解决的,限定时间派专人盯着逐条整改。据统计,2002年共查出的7000多条问题均得到了彻底整改。
6.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发动局机关、各个煤管站、煤矿企业利用黑板报、图片展、标语、跨街横幅等,向社会各界及企业干部职工大力宣传了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专业知识,而且专门组织人员在县城闹市区设立安全技术咨询台,回答咨询问题300多条。还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主题,安排人员专门自编自排一批具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组织“安全生产文工团”深入煤矿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同时,成功地举行了庆“七一”煤矿安全知识电视大奖赛和《安全生产法》电视知识大奖赛,进一步扩大了安全生产教育的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此外,市煤管局还先后组织300余人对全市煤矿企业开展了全面的安全监督检查“回头看”,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事故隐患,遏制住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了全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