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世界性的课题,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安全培训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根据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实行标本兼治,其中提高和改善人的安全可靠性就是治本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手段就是有序、有效地开展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2002年6月29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
安全培训工作是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对于促进安全生产,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人员伤亡,维护社会稳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对企业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研究新形势下安全培训工作,优化安全培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安全培训对象的特点
首先,从理论上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它是—个外在的作用过程。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其中—个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受教育者的内在响应程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安全的需要处于第二个层次,是一个基本的需要。常识则告诉我们,没有人希望事故降临到自己头上。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安全的需要,它理应成为人们的优势需要。比如,懂得安全的理论知识、学会安全的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这就是作业者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内在响应的基础,也是内在驱动力的来源。这就使得安全教育与个体需要之间有了一个契合点,这就是安全教育要迎合职工的心理需求。注重安全教育方法和安全教育形式,通过方法和形式的改变来引导受教育者,激发内驱力,使受教育者产生思想共鸣,从而达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
安全生产教育的对象为企业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及广大职工,这类学习者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1.经验丰富 这是安全教育对象最主要的特点,他们作为企业中的一个成员,已有了比较确定的坐标位置,并且具有丰富的安全生产经验和安全操作技能。此类学习者对安全方面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形成及学习内容的选择在很大程 度上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基础和依托。
2.责任明确 这是他们在企业的坐标位置决定的。他们每个人在实际生产中承担一定的安全责任和安全义务,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以及时、有用为取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追求学习的直接有用性和实效性。
3.自我整合能力 他们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学到的一些看起来是点滴的、零碎的、无相互关系的东西。凭借自己的认识与经验。自我整合起来。
二、优化培训方法
有了对安全教育对象的认识,结合教学理论,我们可以在安全培训中考虑:
1.经验共事 我们可以将受教育者视为安全教育课程的学习资源,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在这一前提之下,受教育者既是培训内容的接受者,也是培训资源的携带者。特别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特种设备从业人员专业培训等项目中,受训者大多 具有其特定岗位的丰富且个性化的经验。 从实际经验的角度来看,他们往往比我们的教师还要丰富得多,如果我们从课程设计开始就考虑了这一点,例如组织交流座谈会或是事故案例分析,营造一个氛围,让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让不同的经验得到充分交流。每个人看问题 的角度不同、每个人所具有的经验也不同,通过学习交流,能使所有的学习者充分分享来源丰富的安全生产信息,这将大大提高培训效果。
2.岗位相关 大多数参加安全培训的人,都在自己现有的岗位工作多年。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很强,来学习是为了用,为了交流。培训内容切实针对岗位的标准与工作实际至关重要,而培训方法的选择也必须要有利于在同一领域工作的人们能够很好 地在一起合作学习。
3.自主学习 由于受教育者的经验是培训活动的重要资源,联系他们的实际工作及其需要,设计培训课程,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就处于一个主动的态势,我们就可以积极利用此特点进行安全教育。
4.能力为主 安全教育也有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次的目标,此类培训应以提高能力和端正态度为主。安全技术培训的目标体现是安全知识与安全技能的结合,而安全管理培训则更注重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三、确定培训内容
1.培训内容特征 现代培训理论认为,培训教学设计要做到“五定”:定内容、定教师、定教法、定教材、定形式。其中“定内容”是前提。 确定培训内容时要侧重考虑以下三项因素:
(1)适应需求。定内容时要适应需求,一是要适应各层次的需求,包括组织的需求、岗位的需求、个人的需求;二是要适应不同时期的需求,包括目前的急需和中长期发展的需求。
(2)突出能力。培训不只是为了让受训者知道得更多,更重要的是提高受训者的能力。为了突出能力,首先还是要传授相关知识,没有知识形不成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底衬,选择知识的内容,要以“必须”和“够用”为原则。
(3)有超前性。定培训内容要体现针对性,要应付眼下急需,同时还要具备超前性,所选内容,无论知识还是技能,要站在当今科技发展、管理运作的前沿领域。 所以,安全培训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员工。不同的时间需要有不同的培训内容。目前各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还没有统一规定,需要由各单位按照有关文件自行设定并实施。
2.培训具体内容
一般说来,安全培训内容具体包括: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安全思想教育等。
(1)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是安全培训的基础,其目的是丰富和加强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只有了解安全知识,才能掌握操作技能,逐步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培训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技术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培训。
1)安全生产知识是生产技术的组成部分,安全技术知识寓于生产技术知识之中,因此对职工特别是对新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时.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工业企业一般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工艺、设备性能、产品性能、原材料的性质等。 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规律性、可预防性,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和尘毒防治的综合措施:安全防火知识和灭火设备的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以及伤亡事故报告程序;发生事故后及异常状态下的紧急救护、紧急自救及互救措施等。
2)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则是针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的专门培训。例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起重机械等专业安全技术知识。
3)规章制度培训包括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劳动保护法规、行政法规及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等。
(2)安全操作技能培训
安全技术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是安全技能教育和训练。仅有安全技术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安全可靠地从事操作,所以提高安全技能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主要靠实际动手训练才能真正掌握,这样便能有效地利用安全技术保证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安全技术寓于生产技术之中,安全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式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与生产工具设施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要把安全操作的培训与生产技能的培训紧 密地结合起来,根据工人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工种的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工人真正地掌握本工种安全操作的基本技能,将知识化为行动,这样安全知识才能获得生命。
(3)安全思想教育
掌握了安全生产知识,学会了安全操作技能,但是能否始终如一地执行’这就反映出一个人的安全态度是否端正。安全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正确地理解安全生产方针,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法制观念,严肃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法规,了解违章违纪的危害,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对于企业职工要使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努力加强安全意识以达到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心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把安全管理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确定培训方法
组织安全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培训方法。
1.理性输灌法
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教育方法,从理性角度向受教育者传授安全理论和方法。引导人们理解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掌握预防、改善和控制危险的手段和方法。这种教育方法虽然具有系统 性、理论性,但是会让人感觉到枯燥乏味。因此,应用这种教育方法时,应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并尽量透过实际案例、感性知识来激发听者,采用生动直观的录像、短片,图片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2.案例分析法
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案例教学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作为一个简便方法,有利于使受培训者参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案例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案例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每个问题都有相应案例的需求;案例无论多么真实,但它毕竟是使受训者以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因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能像当事人那样承受种种压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性。
3.情景模拟法
通过设置情景,让受教育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其形式可以是采用事故预想、事故预案演习、预防救护演习等方式,建立类似于真实清净的局部环境,让受教育者进入环境之中或在模拟操作和判断之中。获得经验和感受。
4.氛围感染法
安全教育还应体现在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文明、整洁、有秩序的作业环境,醒目的警示标志。让人看了心存暖意的宣传标语,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雷厉风行的管理作风在向职工传递一种向上的企业文化、一种责任感、一种使命感等信息的同时,也起到了暗示和约束作用。
五、结束语
面对当前的安全生产新形势,结合科学的现代培训理论,积极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至关重要。采取正确的培训途径,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和优化培训方法,同时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必将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产生积 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