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有上进心的员工都会非常看重企业能否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如果一个企业只给其使用知识的机会。而不给其增长知识的机会。就不可能使员工一直保持工作热情和忠诚。随着企业的发展。许多技术型员工将从单纯的技术岗位和局部性工作,转向承担更具综合性、全局性的管理和领导工作。为此。企业在发挥技术型员工作用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全面培养,使之与企业的发展同步成长。
一、员工培训的内容和程序
员工培训形式分为内培和外培。内培就是培训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外堵是借助外界的力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学习学历教育。外培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自办大学,这个方式一般企业很少适用;二是学企联姻,很多的大型企业都采取这种方式:三是产学融合,进行高层次培训绝大多数的企业经常采用的方式;四是海外培训。本文主要以内培为主,对企业员工培训做阐述。
(一)员工培训的内容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培训内容。大致可分为新员工入场需知培训、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培训。
1.培训始于对新员工的入场教育
新员工到企业的第一天.心境由茫然和激情所支配。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是要尽量做到消除前者而激励后者,使新员工感到振奋、亲切和具有归属感。同时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尽快适应新岗位。 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未来发展蓝图、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设施及安全使用等。
2.技能培训
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对员工进行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普及化,以及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要求扩大培训的内容,如:经济学、心理学、交际学、统计学、计算机等。 当前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技能
沟通技巧、人力资源管理、资金运作管理、危机处理技术、团队管理、压力管理、礼仪行为、岗中培训、高绩效管理、创新思维、生产管理、物控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
(2)销售技能
沟通技巧、市场策划、销售团队、销售渠道、销售心理学、营销人员的压力管理、合同法等。重视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企业员工的行为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方针和文化。
(3)物控技能
库存资金平衡计算、ERP运用技巧、仓库管理等。
(4)其他相关技能
新政策、新技术、新工艺培训、素质提高培训、商标法、专利法、相关美学、产品成本计算等。
3.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宣传来传播,抓好团队建设及品牌意识教育。
(二)培训应遵循的程序
企业培训教育不同于社会教育,要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对培训需要的确定。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实施以及培训的评估。
1.需求分析
(1)对企业的分析
要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企业将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要确定企业的目标是否达到。需要收集的信息包括:直接和间接的劳动成本、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迟到早退情况以及事故率等。一旦确定企业目标没有达到与雇员的绩效有关,就说明这些雇员可能需要某种培训。
(2)对工作任务的分析
确认某一岗位的工作行为与期望的行为标准的差距。首先列出一项工作的全部任务和职责,确定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应该做什么。然后分析其表现是否满足了这些标准和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培训,需要哪些培训。最后确定出培训的内容和选定培训方法。
(3)对个人的分析
要找出某一批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1:3。分析这批人的工作绩效是否符合要求。了解个人的特点,确定本批次人在工作上需要哪种技能、知识、经验、工作态度。最后,在对个人表现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2.需求界定
在全面分析本企业人力资源供需状况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尽可能地准确界定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本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3.目标设置
在进行现有人力资源存量调查后.根据需求界定的数量和人才层次,设置本年度的培训目标。
4.拟定计划
根据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和目标的设定。拟定培训计划。不但要有人才培训的数量计划和质量计划,还要有详尽的培训班次、教师选定、教材选用、培训场地、资金落实等方面的计划。
5.计划实施
对培训计划的实施重在加强培训管理工作,力求提高培训工作的效果。
6.总结评估
培训结果评估是培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训结束后.有四项内容必须进行评估:一是培训计划评估;二是授课人评估:三是培训内容的评估;四是培训结果的评估。员工培训的投入便于计算,但其产出则不便于考核计算,应通过全面的测定和评估,总结每次培训费用投入后的产出情况,并提出下一次的培训计划。
二、增加培训经费投入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一个企业什么都可以省。但新产品开发费、员工培训费绝对不能省”。由于多方面的原阗,国有企业培洲经费不足的问题相当突出,成为制约企业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企业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在确保按规定提足用好培训经费的同时,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员工培训。把培训费的投入当作一种重要的投资来认识。
三、规避培训风险
提高员工素质是培训t作的目的所在.但员工技能的提高又为其“跳槽”提供了条件,这一“投资”风险应该引起注意。为了规避风险,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三项制度改革与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各方面的人才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二是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各类人才对自己的劳动应该有待价而沽的权利,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用谈的形式确定重要岗位人员的t资;三是要真正形成尊重知识、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 四、建立促进培训发展的配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培训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对培训经费的理、培训工地建设和管理,培训设施的配备等:其次要建立培管理的激励机制.将培训、考核与岗位工资结合起来,以此作确定工资及职务升迁的依据之一。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学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充分挖掘发挥其潜能.企业员工共促发月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