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运输安全预防措施:
1、提高准入门槛:
按照《国内均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15[,对不具备NSM认证要求的航运企业进行整顿对在规定的时间内达不到整顿要求的企业,依法撤并。通或优胜劣汰,培育有规模、有实力、制度健全、责任落实的航运企业,促使委托性经营企业(挂靠公司)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2、弘扬安全文化
企业应教育和督促全体员工,不折不扣地,扎扎实实地落实各级主管部门,执法监督部门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劳动纪律,杜绝“三违”现象]16[,消除事故隐患,强化应变能力,克服安全生产中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社会要大力普及群众安全知识,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
3、发展职业教育
整合船员教育资源,加大设备投人,开设航海、轮机职业大专班。加强船员培训发证管理,对于文化程度、海上资历、身体健康达不到要求的人员要严格控制。培训考试过程中要尽可能加实操演练内容。企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交通院校航海类毕业生,充实各船员队伍,优化和改善船员结构,提高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规范造船行业
依靠科技进步,改善造船工艺,规范造船企业,加强造船企业资质管理。规范船检行为,坚持“谁检验,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验船质量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日钢板、旧设备造船。海事部门要利用安检、登记和事故调处等手段,监督造船和检验质量]18[,对于明显违反规定的,一经查实,予以曝光,并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理。
5、整治通航环境
结合辖区实际,制定通航水域水产养殖、捕捞,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依法管理。加强宣传,尤其要加强对渔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渔民的法制观念和大局意识。对不听劝阻,擅自在航道、锚地及禁捕区设置的网具依法拆除;对严重违反由航规定造成海损事故的,依法处理。通航秩序的维护,仅靠交通、海事部门的力量难以奏效,必须联合相关部门的力量,综合治理。